
在配备 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)系统的柴油车上,尿素灯是监测尿素系统工作状态的重要指示灯。当尿素灯亮起时,意味着尿素系统可能存在异常,需要车主及时关注并处理。那么,汽车尿素灯亮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一、尿素溶液量不足
这是尿素灯亮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SCR 系统正常工作需要持续消耗尿素溶液,当尿素箱内的尿素溶液液位低于设定阈值时,车辆的传感器会检测到这一情况,并触发尿素灯亮起,以此提醒车主及时添加尿素溶液。这种情况下,尿素灯通常会以黄色亮起,且不会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立即影响,但如果长期忽略,等到尿素溶液耗尽,可能会导致 SCR 系统无法正常工作,进而引发发动机限扭等问题。
添加尿素溶液时,需注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,避免使用劣质尿素或自来水等替代,否则可能会损坏尿素泵、喷嘴等部件。
二、尿素溶液质量问题
若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尿素溶液,也会导致尿素灯亮起。劣质尿素溶液中含有较多的杂质、金属离子等,这些物质会堵塞尿素泵、喷嘴以及尿素管路,影响尿素溶液的正常喷射和雾化。同时,不合格的尿素溶液纯度不够,无法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反应,SCR 系统检测到反应效率下降后,会触发故障报警,使尿素灯亮起。
此外,尿素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结晶,若结晶后的尿素未及时处理,堵塞相关部件,也会导致系统异常,引起尿素灯亮。因此,在寒冷地区,建议选择具有防冻功能的尿素溶液,或在车辆停用前做好尿素系统的防冻措施。
三、尿素系统部件故障
尿素系统的多个部件出现故障,都可能导致尿素灯亮起。比如尿素泵故障,作为尿素系统的核心部件,尿素泵负责将尿素溶液加压并输送到喷嘴,若尿素泵因磨损、堵塞或电路问题无法正常工作,会使尿素溶液无法正常供应,从而触发报警。
尿素喷嘴堵塞或损坏也是常见原因。喷嘴长期使用后,可能会因尿素结晶或杂质沉积而堵塞,导致尿素溶液喷射不畅;或者喷嘴本身出现机械损坏,无法完成喷射动作,这些都会被系统检测到,进而使尿素灯亮起。
另外,尿素箱内的液位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出现故障,无法准确检测尿素溶液的液位、温度等信息,也会导致系统误判,引发尿素灯报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