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冬季气温骤降,车用尿素的性能和使用方式会受到低温环境的显著影响。若操作不当,不仅会影响 SCR 系统的正常运行,还可能导致车辆故障。以下这些冬季使用注意事项,每位柴油车车主都需牢记。
储存:做好防冻,避免结晶
车用尿素的冰点为 - 11℃,冬季储存时首先要做好防冻措施。未开封的尿素桶应存放在室内温暖处,避免露天存放或长时间置于零下环境。若条件有限只能户外存放,需用保温棉或毛毯包裹桶身,减少温度过低导致的结冰风险。已经开封的尿素溶液更易受低温影响,每次使用后要及时盖紧桶盖,防止水分蒸发或杂质进入,同时尽快用完,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存放。
部分车主担心尿素结冰,会自行添加防冻液或水来降低冰点,这种做法不可取。防冻液中的化学成分会污染尿素溶液,破坏其浓度和纯度,导致 SCR 系统堵塞;加水则会稀释尿素浓度,影响尾气处理效果,甚至触发排放故障报警。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低温抗冻型车用尿素(部分品牌专为冬季设计,冰点可低至 - 25℃),或在储存环境中配备加热设备,确保尿素溶液始终处于液态。
加注:清洁操作,控制温度
加注前需检查尿素溶液是否结冰。若发现尿素罐内的溶液结冰,切勿强行加注或启动车辆时立即使用,应先通过车辆自带的尿素罐加热装置(多数柴油车配备)进行解冻。启动车辆后,加热系统会自动工作,待尿素溶液完全融化(可通过仪表盘显示的尿素温度指示灯判断)后再进行加注,避免低温状态下加注导致管道堵塞。
加注过程中要保持清洁。冬季气温低,杂质更易沉淀,加注前需观察尿素溶液是否有浑浊、沉淀或结晶现象,若有则说明溶液已变质,不可使用。加注时应使用专用加注管,避免管口接触地面或其他污染物,加注完毕后要擦净加注口残留的溶液,防止低温下结冰堵塞管口。此外,冬季加注量不宜过满,预留 10%-20% 的空间,防止溶液结冰后体积膨胀损坏尿素罐。
使用:关注状态,及时维护
车辆启动后,不要立即急加速或重载行驶,应怠速运转 3-5 分钟,让 SCR 系统和尿素加热装置充分预热。尤其是北方极寒地区,低温会导致尿素喷射嘴和管道内的残留溶液结冰,预热不充分可能造成喷射不畅。行驶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仪表盘上的尿素液位和温度指示灯,若出现 “尿素液位低”“尿素加热故障” 等报警信息,需及时停车检查,避免故障扩大。
冬季行车后,建议在车辆熄火前怠速运转 1-2 分钟,让尿素系统内的残留溶液回流至尿素罐,减少在管道内结冰的概率。定期检查尿素罐加热装置、液位传感器和喷射嘴,低温环境下这些部件更易出现故障。若发现加热丝损坏、传感器失灵或喷射嘴堵塞,需及时维修更换,确保 SCR 系统在低温下仍能正常工作。
应急:结冰处理有技巧
若尿素罐内的溶液不慎结冰,切勿用明火烘烤或热水直接浇灌,高温会损坏尿素罐和加热元件。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启动车辆,依靠发动机的余热和尿素系统自带的加热功能自然解冻,解冻过程中可关闭其他用电设备(如空调、灯光),让更多电量用于加热系统。若车辆无加热功能,可将车辆开至室内温暖环境,待溶液自然融化后再使用。
冬季使用车用尿素的核心原则是 “防冻、清洁、预热、维护”。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,才能确保 SCR 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,既保证车辆排放达标,又避免因尿素问题导致的动力下降、油耗增加或部件损坏,让柴油车安全过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