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activities
新闻活动
了解车瑞及行业资讯
冬季新能源冷却液使用注意事项
时间: 2025-09-02 阅读量:42 作者:
分享:

冬季低温对新能源车影响显著,除了续航缩水,冷却液若使用不当,还可能导致电池加热效率下降、电机散热故障,甚至引发高压系统风险。作为新能源车 “温控核心”,冷却液在冬季需重点关注 4 类注意事项,才能保障车辆性能与安全。


一、先做基础检查:避免低温 “罢工”


冬季用车前,需先排查冷却液状态,防止因结冰、不足影响使用:


检查液位与结冰:打开冷却液储液壶(通常标注 “COOLANT”,多为粉色或蓝色液体),观察液位是否在 “MIN” 与 “MAX” 之间,不足需及时补充同型号冷却液;若气温低于 - 20℃,需确认冷却液无结冰迹象(储液壶内无白色絮状物、液体无凝固),若结冰不可强行启动车辆,需移至温暖环境解冻,否则可能胀裂散热管路;


检查管路密封性:低温下橡胶管路易变硬收缩,可能出现接口渗漏。查看储液壶连接的管路、电池散热模块接口,若发现壶身或地面有冷却液痕迹,需及时维修,避免因冷却液不足导致电池、电机散热失效。



二、选对冷却液型号:适配低温需求


冬季新能源冷却液需优先满足 “低冰点、好流动性”,选错型号易出问题:


确认冰点匹配当地低温:根据所在地区冬季最低温选择,北方严寒地区(如东北、内蒙古)需选冰点≤-50℃的冷却液,避免低温结冰;南方地区(如江浙沪)可选 - 40℃冰点产品,无需过度追求超低冰点,避免增加成本;


坚持用原厂或同品牌型号:不同品牌冷却液添加剂可能冲突,混用易导致成分沉淀,堵塞散热通道。冬季补充或更换时,需选择车企指定型号(如比亚迪专用冷却液、特斯拉冷却液),若原厂产品难获取,需确认新冷却液与原车冷却液的成分、绝缘性一致(查看产品说明,确保电导率≤5μS/cm)。


三、使用中注意:保护温控与续航


冬季用车时,合理使用冷却液相关功能,能减少续航损耗、保护部件:


启动前预热,避免冷启动负荷:低温下直接启动车辆,冷却液需先给电池加热,会消耗大量电能。建议通过 APP 远程启动车辆预热(提前 10-15 分钟),让冷却液循环加热电池至 20℃以上,再行驶,既能减少续航损耗,也能避免冷却液系统因瞬时负荷过大受损;


快充时关注温度,避免过热:冬季快充时,电池升温较快,冷却液需快速散热。若仪表盘显示电池温度超过 45℃,或出现 “冷却液温度过高” 报警,需暂停快充,待温度降至 40℃以下再继续,防止冷却液散热不及时导致电池衰减;


避免频繁短途行驶:频繁短途用车(如每次行驶<5 公里),冷却液未充分循环,电池温度难维持,易导致电池结晶,影响寿命。建议短途出行可选择公共交通,减少对电池与冷却液系统的损耗。



四、定期维护:延长使用寿命


冬季冷却液维护频率需提高,避免隐患积累:


缩短检查周期:每周至少检查 1 次冷却液液位与外观,若发现液体浑浊、颜色变浅(如粉色变透明),需及时更换,说明添加剂已失效,绝缘性、散热性下降;


按周期更换,不超期使用:新能源冷却液建议 2 年或 6 万公里更换(以先到为准),冬季使用环境恶劣,若车辆已接近更换周期,建议提前更换,避免老化冷却液在低温下性能骤降;


解冻后检查性能:若车辆曾在低温下结冰,解冻后需到 4S 店检测冷却液的绝缘性、冰点,确认无异常后再使用,防止结冰导致成分变化,影响安全。


总之,冬季新能源冷却液使用的核心是 “选对型号、做好检查、合理使用”,细节把控到位,既能保障车辆冬季行驶安全,也能减少续航损耗,延长电池与冷却液系统的使用寿命。

首页 免费通话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