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夏季高温暴晒下,汽车发动机易处于 “高烧” 状态,冷却液作为发动机的 “降温卫士”,其正确使用直接影响车辆性能与安全。不少车主认为冬季才需关注冷却液,实则夏季冷却液的维护与选择更关键,以下这些要点务必掌握。
首先,需定期检查冷却液液位与状态。夏季发动机散热负荷大,冷却液消耗速度加快,若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,会导致散热不足,引发发动机过热。检查时需在车辆熄火且冷却后进行,避免高温液体喷出伤人。同时观察冷却液颜色,若原本清澈的液体变得浑浊、出现杂质或异味,说明冷却液已变质,需及时更换,否则会加剧冷却系统腐蚀,形成水垢堵塞管道。
其次,要选对冷却液类型,拒绝 “混用” 与 “劣质品”。夏季冷却液需具备较高沸点(通常要求高于 108℃),才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液态,有效散热。不同品牌、不同类型的冷却液(如乙二醇型、丙二醇型)配方不同,混用可能引发化学反应,破坏添加剂性能,降低冷却效果。此外,切勿贪图便宜购买劣质冷却液,这类产品多以工业甲醇或回收原料勾兑,沸点不达标,高温下易沸腾产生气泡,导致 “气阻”,使冷却系统失效,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拉缸、缸体开裂等故障。
再者,更换冷却液需注意操作细节。夏季更换冷却液时,要彻底排空旧液,避免残留杂质影响新液性能。添加时需缓慢倒入,防止空气进入形成气阻,添加至液位处于最高与最低刻度线之间即可,不可过量,否则高温下冷却液膨胀可能撑破储液壶。部分车辆冷却系统带有排气螺栓,更换后需拧开排气螺栓,排出系统内空气,确保冷却液循环顺畅。
最后,冷却液厂家提示:特殊场景需额外防护。若夏季常行驶在拥堵路段或高温地区,可适当缩短冷却液更换周期(一般普通冷却液建议每 2 年或 4 万公里更换,恶劣环境下可提前至 1 年或 3 万公里)。长途行驶前,除检查冷却液外,还需检查冷却风扇、水泵是否正常工作,确保冷却系统整体运转良好。
夏季用车,冷却液的正确维护是发动机 “健康” 的关键。掌握以上要点,既能避免因冷却液问题引发的故障,也能让车辆在高温季节保持稳定性能,为出行安全保驾护航。